2017年遼寧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突圍邏輯判斷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遼寧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突圍邏輯判斷。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遼寧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遼寧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7年遼寧公務員考試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遼寧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突圍邏輯判斷
邏輯推理是每年行測中的必考題,備考2017年遼寧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尤其需要注意,畢竟這算是其中的一個比較大的分類,如果沒有詳細的了解,那很有可能出現(xiàn)失誤的問題。下面遼寧公務員考試網就來講一講邏輯推理題的題型特點與解題方法,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一、題型特點
前提型題目一般是在題干中給出了某一論據(jù)和結論,但由該論據(jù)不足以推出結論,還需要補充一個新的論據(jù),在兩者共同的作用下,才能保證論證的正確。
二、解題步驟
1.仔細閱讀題干,弄清楚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其中的漏洞。
2.分析選項,排除那些明顯不能彌補漏洞的選項。
3.用對應解題方法來驗證那些可能正確的選項。
三、解題方法及應用
前提型題目其實就是補充論據(jù)。大家在解題時,可以首先分析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出題干論述中所缺少的論據(jù),或將選項代入,找出使論證成立所必須假設的一項,即為正確答案。
在考試中,可以從建立聯(lián)系、排除他因和推論可行這三個角度來補充論據(jù)使得論證有效。同時,如果考生無法識別出必要條件的選項,此時可以采用否定代入法。
1.建立聯(lián)系
論證形式:論據(jù)M→論點N(M與N之間有明顯的跳躍);
所需前提:在M和N之間“搭橋”,建立聯(lián)系。
例1:曹操又稱魏武王,河南安陽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格虎大戟”的石碑以及刻有“魏武王常用魏項石”的石枕等隨葬品。所以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墓。
如果下列哪項為真,最能加強上述推斷?
A.隨葬品是證明墓穴墓主身份的重要證據(jù)
B.如果在墓穴中沒有發(fā)現(xiàn)刻有“魏武王”之類字樣的隨葬品,就不能證明該墓穴是曹操墓
C.只有在墓穴中發(fā)現(xiàn)刻有“魏武王”之類的字樣的隨葬品,才能證明該墓穴是曹操墓
D.只要在墓穴中發(fā)現(xiàn)刻有“魏武王”之類字樣的隨葬品,那么該墓穴就是曹操墓
【參考答案】D。
【解析】此題的論據(jù)是:河南安陽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格虎大戟”的石碑以及刻有“魏武王常用魏項石”的石枕等隨葬品;結論是西高穴大 墓就是曹操墓。論據(jù)和結論直接存在明顯的跳躍,可通過建立聯(lián)系來搭橋,即需要建立起“隨葬品”和“曹操墓”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需要從前推后,分析選項只有D 符合。
2.排除他因
論證形式:論據(jù)M→論點N;
所需前提:說明沒有其他因素影響論點N的成立。(即M是推出論點N的唯一要素)
例2:提高教師應聘標準并不是引起目前中小學師資短缺的主要原因。引起中小學師資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中小學教學條件的改進緩慢,以及教師的工資的增長未能與其他行業(yè)同步。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上述斷定?
A.雖然還有別的原因,但收入低是許多教師離開教育崗位的理由
B.許多教師把應聘標準的提高視為師資短缺的理由
C.有些能勝任教師的人,把應聘標準的提高作為自己不愿執(zhí)教的理由
D.許多在崗位不勝任的教師,把低工資作為自己不努力進取的理由
【參考答案】A。
【解析】此題的結論是:引起中小學師資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中小學教學條件的改進緩慢,以及教師的工資的增長未能與其他行業(yè)同步。要想保證論證成立,需要說明工資是唯一導致教師短缺的原因,A項正確。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