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遼寧公務員行測言語題指導:有了問題就選“對策”,百發(fā)百中嗎?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9年遼寧公務員行測言語題指導:有了問題就選“對策”,百發(fā)百中嗎?。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遼寧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遼寧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最新版2019遼寧公務員考試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9年遼寧公務員行測言語題指導:有了問題就選“對策”,百發(fā)百中嗎?
在行測片段閱讀主旨觀點類題目中,如果題干表述了“問題(+影響/原因)”,則我們會傾向于選擇“應該/需要”一類的對策項——因為在這種表達的背后,作者真正目的是為了告訴我們“應該做”?赡切┞斆鞯拿}人哪會那么容易就放過我們呢?他們一計不成,就又生一計。下面教育專家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例題:英國人類學家特納認為,正常的“社會結構”是一種有階層、地位、貧富差別的體制,“反結構”是沒有等級之分、貧富之別、男女之別的時空,具有消除不滿和發(fā)泄情緒的功能.很多重要節(jié)慶儀式就是屬于“反結構”。中國古代元宵節(jié)是全民的狂歡節(jié)。在節(jié)日期間,人人盡興而樂,可以緩解平時身體上的疲勞和精神上的壓力,節(jié)日期間的一些反常行為,有利于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緊張,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節(jié)日期間,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富貴貧賤,不分年齡大小,君民同樂,有利于促進不同階層的和諧,保障社會穩(wěn)定。
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
A.中國古代的元宵節(jié)是“反結構”的社會產物
B.中國古代的元宵節(jié)具有消除社會不滿的功能
C.應大力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反結構”的節(jié)慶儀式
D.“反結構”的節(jié)慶儀式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
解析:認真分析題干的行文脈絡,文段首句說明具有反結構特征的節(jié)慶儀式具有消除不滿和發(fā)泄情緒的功能,二句開始直到最后,都是在介紹元宵節(jié)中那些狂歡、反常行為、部分富貴貧賤等,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要表達的核心其實與首句其實是一致的。因此文段總體上是一個總分,提出觀點——舉例。這樣的話,A中“元宵節(jié)是‘反結構’的社會產物”在文中根本就沒有體現,B中具有功能的主體被偷換成了元宵節(jié),兩個選項都可以排除。
這個時候我們有的同學就可能要在C、D中糾結,甚至更加傾向于C這種“對策項”了。但請注意,這個題目的正確答案,應該是D。
首先,題目中起到促進和諧、保障穩(wěn)定的,是“反結構”,而非節(jié)慶儀式;其次,題干中并沒有表達我們現階段在這個方面存在什么不足,因此“應大力發(fā)展”的這個對策我們是無法得出的。
教育專家提醒大家要記。禾角箢}目考查的核心本質才是我們全面提高正確率的不二法寶。通過今天這個題目,我們就要清楚:命題人真的是有很多辦法來難為我們,因此于我們而言,就萬萬不能對于某一類型的選項做“一刀切”。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