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遼寧省考行測,一舉兩得的行程圖!



作用介紹
(一)作用之一梳理題干過程
(一)作用之一梳理題干過程
多數(shù)考生做行程問題的難點在于難以理解題干運動過程,而行程圖可以幫助我們理清題干的運動過程。
例1、甲從某地出發(fā)勻速前進,一段時間后,乙從同一地點以同樣的速度同向前進,在K時刻乙距起點30米;他們繼續(xù)前進,當乙走到甲在K時刻的位置時,甲離起點108米。求乙所走過的路程。

【解析】根據題意可畫出下圖,在K時刻,甲和乙分別在A、B兩點,且相隔距離表示為a米,他們繼續(xù)前進,乙從B點前進到A點,同時甲從A點前進到C點,因為兩人以相同的速度勻速前進,所以A、C兩點之間的距離也為a米。
這樣我們使用行程圖就使題干運動過程直觀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從而會使后續(xù)解題過程變得簡單。
(二)作用之二構造等量關系
通過尋找行程圖上線段間的等量關系,可達到最終的解題目的。如上題,根據圖中線段間的關系可得30+a+a=108,解得a=39,故整個過程中乙走了30+39=69米。
實戰(zhàn)演練
例2、甲乙兩座城市相距530千米,貨車和客車分別從兩城出發(fā),相向而行。貨車每小時行50千米,客車每小時行70千米?蛙囈蚬时蓉涇囃沓霭l(fā)1小時,兩車在途中某地相遇。問相遇時貨車行駛多少千米?
A.100千米
B.150千米
C.200千米
D.250千米

【解析】D。設客車出發(fā)后,經過t小時兩車相遇,作圖如下,則有50+50t+70t=530,解得t=4,故相遇時貨車行駛了50+50×4=250千米。
例3、某宣講團甲宣傳員騎摩托車從紅星村出發(fā)以20千米/時的速度去相距60千米的八一村,1小時后由于路面濕滑,速度減少一半,在甲出發(fā)1小時后,乙宣傳員以50千米/時的速度開車從紅星村出發(fā)追甲,當乙追上甲時,他們與八一村的距離為:
A.35千米
B.30千米
C.25千米
D.40千米

【解析】A。設乙從出發(fā)到追上甲所用的時間為t小時,結合題意作圖如下,根據圖中線段間的關系可得,20+10t=50t,解得t=0.5,所求為60-50t=35千米。
通過上面的例題,大家會發(fā)現(xiàn)行程圖一方面幫助我們理清了運動過程,另一方面幫助我們找到了等量關系以達到最終解題的目的,可謂一舉兩得。建議大家備考期間多做題,熟練掌握行程圖的畫法,讓行程圖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