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遼寧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古代陰陽表示的方位



古代陰陽表示的方位
在古代陰陽表示地理方位時,陰陽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对·大雅·公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陰陽也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妒酚·天官書》:“行南北河,以陰陽言,旱水兵喪。”
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于北半球,山水一般逞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山之南與水之北向陽,故山南水北為陽,反之為陰。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guī)律背后的、推動自然規(guī)律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fā)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
概括而言,按照易學思維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礎概念之一。
刷題鞏固
【例題】中國古代地名中的“陰”、“陽”往往體現了該地與相鄰山、水的關系。
以下都表示“陰”的方位是:
A. 山之南、水之北
B. 山之北、水之北
C. 山之南、水之南
D. 山之北、水之南
答案:D
【解析】D項正確: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明確記載:
“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從阜,從侌。”
也就是說山的陰面是指山的北面,而河水的陰面則是指水的南面。
故正確答案為D。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