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遼寧公務員及事業(yè)編政治常識題(18)



1.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形成了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都貫穿著人類解放和全面發(fā)展的價值理念。在政治經濟學研究中,馬克思揭示了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終極性。他考察了以往人與社會的發(fā)展,提出了人的發(fā)展三個階段的“三形態(tài)”學說,這三個階段是指()。
A.“人的依賴”、“物的依賴”和“自由個性”
B.“生產力的依賴”、“財富的依賴”和“自由發(fā)展”
C.“人的依賴”、“財富的依賴”和“自由個性”
D.“生產力的依賴”、“物的依賴”和“自由發(fā)展”
2.“嫦娥三號”在落月之前,科學家就落月時間、設備安裝、運行軌跡等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論證,為其成功落月奠定了基礎。這表明()
A.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規(guī)律
B.意識活動具有客觀實在性
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D.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反映
3.2008年金融危機從發(fā)生到蔓延,經濟學家曾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狀來為世界經濟走勢畫像。這傳達出一個信息:金融危機現象復雜、形勢嚴峻、即使是受過專門訓練的經濟學家也難以做到“一葉知秋”,這說明()。
A.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
B.金融危機復雜多變,具有不可預測性
C.正確認識需要在從實踐到認識的循環(huán)往復中獲得
D.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4.“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這兩句詩詞,常被用來形容過去的一些昂貴商品現在變成了大眾消費品。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生活質量提高
B.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C.商品市場日益繁榮
D.大眾消費觀念發(fā)生變化
5.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A.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
B.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C.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D.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根本保證
答案與解析:
1.答案:A
解析: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三大社會形態(tài),即:“人的依賴關系”,是最初的社會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fā)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fā)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C
解析:科學家為“嫦娥三號”的成功落月做的準備說明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A項說法錯誤,排除;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B項說法錯誤;D項說法錯在“正確”上,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因此本題選C項。
3.答案:C
解析:
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是認識的最終目的,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推動實踐發(fā)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實踐發(fā)展。
題目中“經濟學家曾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狀來為世界經濟走勢畫像”說明了正確認識需要在從實踐到認識的循環(huán)往復中獲得。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察經濟學知識,通過一句古典詩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來說明原來昂貴的商品現如今變成了大眾商品,說明商品價值量變小了,本題實質考察商品價值量大小由哪個因素來決定。A選項中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決定不了商品的價值量。C和D兩個選項反應的是一種供求關系,市場繁榮、消費觀念超前可能引起供不應求,導致商品價格上升,但是決定不了商品的價值量。商品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和商品價值量成反比關系。因此,本題選B。
5.答案:AC
解析: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故B、D項錯誤。十六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總體要求之一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起來。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質要求。故正確答案為A、C。




更多精彩等待你發(fā)現
點擊分享此信息:
